图书馆学专业介绍
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是研究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与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重点是探索如何保障人们利用图书馆来获取知识信息的基本权利与方法问题。黑龙江大学于2003获得图书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具有该二级学科所属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已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图书馆学专业人才。
1.培养目标明确,研究方向有特色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紧密结合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根据本学科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趋势,培养理论创新能力或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现设有三个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与社会文化研究、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方向,主要研究图书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具有基础性、理论性、前沿性特点;该研究方向由于注重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因而具有较明显的学术创新意义。图书馆与社会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图书馆与人的文化生存意义之间的关系问题;该方向由于注重历史和文化视角,所以具有较明显的超越性与现实性辨证统一的意义,体现了历史性、文化性、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视角相结合的特点。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信息社会和数字化生存背景下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策略、组织和方法问题,该方向注重面向图书馆用户的实际需求,侧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具有方法性、实务性、应用性特点。
2.课程设置科学,培养过程规范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选修课和其他选修环节构成。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图书馆学理论前沿,图书馆与文化研究,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组织与检索,用户心理与行为研究,数字参考咨询,知识管理,信息政策与法律,图书与出版文化研究,图书馆思想史,科学研究方法等。培养过程主要由课程讲授和学位论文撰写两部分构成,在时间上形成“1+2”结构,即课程讲授约用1年时间,学位论文撰写约用2年时间。从导师选定到论文选题再到论文的写作,均有时间程序上的具体安排和质量保障上的具体要求;撰写论文从开题答辩到中期审查再到最终论文答辩,环环相扣,规范有序。
3.师资队伍健全,学术影响显著
现有硕士生导师7名,均由高学历、高学位人员组成,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在年龄结构上,老中青结合,中年居多;在学缘结构上,由5所大学图书情报学专业毕业的人员组成;在社会经历上,有3名教授具有从事图书馆实际工作的经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这7名导师中,有6人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另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出版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在全国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声望,学术影响力显著。
4.培养质量高,就业前景良好
在所培养的学生当中,有不少学生在读期间在《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这是本专业培养研究生严把质量关的具体表现。本专业毕业生一直保持很高的就业率。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国内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其他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目前,本专业毕业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着核心骨干作用,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